蝙蝠洞的藝術啟示
E-mail this post


Remember me (?)



All personal information that you provide here will be governed by the Privacy Policy of Blogger.com. More...



書名:Mirrors of The Unseen - Journeys in Iran
作者:Jason Elliot

一般人說起伊朗就會聯想到蒙面的黑衣女人﹐要不就是宗教狂熱份子﹐而蒙面女人+宗教狂熱總會產生一股神秘魔力﹐於是伊朗之旅就往往成為甚麼“揭開神秘面紗之旅”。“揭秘”也可說是這一本“伊朗遊記”的副旋律﹐不過作者要披露的卻不是政治宗教或女人等熱門項目﹐作者要解開的﹐是波斯藝術的密碼。這本伊朗遊記﹐也同時是一本波斯文化藝術歷史的入門手冊。

作者書中常常提及一種叫muqarnas的建築構件﹐是由很多小壁龕組成,層層挑出﹐呈蜂巢狀的組件﹐作用跟中國木構建築裏的斗拱一樣﹐用來增強個別柱壁承受屋頂或巨型裝飾重量的能力﹐由於它層層疊疊向外及向上伸展﹐又達到擴闊空間的目的。Muqarnas 這種建築藝術無遠弗介﹐隨著伊斯蘭教傳播到世界各地﹐無論身在何處﹐只要看見 muqarnas 就知道來到了一個伊斯蘭的社區﹐以至人們總把 muqarnas﹑馬賽克﹑拱券門窗﹑幾何構圖等建築藝術歸類為伊斯蘭特色﹐而忘記這些藝術及建築技巧其實絕大部份源於波斯文化。怪不得作者路上遇到的伊朗人﹐總有這麼一點瞧不起阿拉伯人…

作者參觀過無數寺院古建築後產生一個問題。屬於廟堂級數的波斯建築物﹐其牆身從頂至底大都被複雜細緻無比的雕刻圖案完全幅蓋。這些圖案大都依循一個“天堂主旋”(paradise motif)﹐即以花草樹木等自然之物為題材(Paradise此字源自古波斯語﹐意謂“花園”)﹐在波斯建築的裝飾藝術上佔主導位置。假如這麼重要的藝術特色取材於大自然﹐那兼具建築結構及美學功能的 muqarnas 有沒有同樣來自自然界的靈感源頭﹖

存著這個問號﹐作者來到伊朗南部 Firuzabad 地區﹐目的是追循前人Robert Byron 的腳蹤﹐尋訪丘壑深處的一個蝙蝠洞穴。 (Byron 為上世紀三十年代英國旅行家﹐其著作 "The Road to Oxiana" 被視為現代遊記的典範。)作者幾歷艱難﹐終於找到蝙蝠洞﹐他在洞內燃起火把﹐抬頭一看﹐赫見洞頂凹凸不平﹐一丘一壑層層鋪展﹐如波浪般向洞內散開﹐不就是 muqarnas 的形態﹖作者雖不敢武斷 muqarnas 的設計來自這些天然洞穴的頂部結構﹐不過據當地老鄉說﹐Firuzabad 山區到處都有這些洞穴﹐Firuzabad 的所在行省 Fars 為波斯文化發源地﹐muqarnas 又是阿拉伯語中鐘乳石拱頂的意思﹔說蝙蝠洞為古波斯人的建築技術啟蒙﹐大概離事實不會太遠吧。

從天地自然而來的靈感﹐這就是波斯藝術的成色吧。

Categories:


0 Responses to “蝙蝠洞的藝術啟示”

Leave a Reply

      Convert to boldConvert to italicConvert to link

 


Author

  •    
  •    LittleBoat5 小舟五號
  •   寄蜉蝣於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
    懷逸興而思飛, 上青天欲攬月
    知不可乎驟得...
    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餘生

Previous posts

Archives

Links


Photos

  • www.flickr.com
    This is a Flickr badge showing public items from littleboat5 tagged with himalayas2007. Make your own badge here.

Site Feed -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