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Guns, Germs, and Steel -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作者:Jared Diamond
去年國家地理雜誌與美國公共電視台合製了一輯探討人類文明發展的電視紀錄片﹐叫" Guns, Germs, and Steel"﹐人氣極盛﹐我當然要跟風追蹤一番﹐發現原來 "Guns, Germs, and Steel" 是1997年出版的一本書﹐作者 Jared Diamond 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憑此書拿了有新聞通識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立茲獎 (Pulitzer Prize)。書雖已出版近十年﹐但去年才在平民界流行起來﹐我去圖書館找﹐竟然要等上幾個月﹐直至兩星期前才把磚頭般厚的書拿到手﹗
這部書嘗試解答一個問題﹕為何幾百年前﹐是歐洲人征服了美洲及澳洲﹐而非美洲人澳洲人征服歐洲人﹖
為了追溯問題的根源﹐作者作了一個簡單的因果表﹕
- 歐洲人之所以成為殖民者(在大歷史的角度看﹐中國人也屬此列)﹐是因為掌握了槍炮、病菌、鋼鐵(劍﹑戰船等)﹐這些都是很有效的殺人工具。
- 槍炮與鋼鐵需經不斷的研發﹑改良才能合用﹐這就需要專門的技術團體。
- 技術團體不生產糧食﹐那就是說﹐一個社會需要有多餘的糧食才能養活技術人員。
- 怎能令社會有多餘糧食﹖一要高產量的的農耕或畜牧業﹑二要高效率的社會管理﹐而兩者的前提是人口眾多並聚居一地。
- 人口密度高也同時是病菌產生的原因。
- 再往上推﹐農耕或畜牧業的出現是人類把野生植物及動物馴服豢養的結果。
- 地球上動植物千千萬萬﹐能被馴養的只佔少數﹐於是﹐擁有越多能被馴養的動植物種類的地區﹐等於在起跑時佔了優勢。
這個﹐就是歐洲人征服美洲及澳洲的“第一因”﹐因為歐亞大陸(當然包括中國在內)比所有其他大陸從開始時就有更多植物及哺乳動物的種類可供選擇。而在歐亞大陸裡﹐又數中東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最為物豐地靈。
美索不達米亞的另一個稱呼為“肥沃月牙”(Fertile Crescent)﹐不單土地肥沃﹐且莊稼豐盛﹐在當今世上的莊稼排行榜上﹐營養價值最高的56種莊稼裡﹐有32種就原產於肥沃月牙。這32種莊稼包括3種穀﹐4種豆﹐1種產油的纖維﹐分別提供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及衣料。此外﹐世上最重要的五種家畜裡﹐有四種的野生祖先能在肥沃月牙找到﹕山羊﹑綿羊﹑牛﹑狗。如此﹐肥沃月牙把發展原始經濟所需的營養﹑交通﹑勞動力全都拿下﹐組成一套完備的文明發展套餐。
為甚麼肥沃月牙佔了這麼多優勢﹖彷彿人類文明註定要用從這裡開始似的。無獨有偶﹐聖經中記載了一個伊甸園﹐位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也就是肥沃月牙的所在。為何地球上只有一個肥沃月牙﹖是誰把伊甸園設在那裡﹖
****************肥沃月牙是一片呈彎月形的土地﹐夾在兩條大河﹐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覆蓋現在以色列西岸、敘利亞、伊拉克﹑東南土耳其等地。
夜讀漢樂府﹐先讀【有所思】﹐繼唸【上邪】﹐忽覺兩詩情何相似﹐內容卻剛好相反。且先看原詩﹕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問遺君?
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
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
摧燒之,當風揚其灰。
從今以往,勿復相思﹐
相思與君絕﹗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
秋風肅肅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
【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 看注解時﹐說這兩篇是聯篇﹐出於同一作者﹐內容的女主人公是同一人﹐按時序是【有所思】在【上邪】之前﹐若真如此﹐那可真把我對這兩詩原初的美麗想象徹底破壞了。
先說【有所思】﹐此詩是一被愛人拋棄的女子之辭﹐當她『聞君有他心』時﹐第一時間做的是『摧燒』了原打算送給他的『雙珠玳瑁簪』﹐然後撥一撥滿頭秀髮(這是我的想象)﹐昂首決絕道﹕『相思與君絕﹗』(今譯﹕”I am breaking up with you!” 或“我撇你﹗”) 掌握主動權﹐不哭哭啼啼﹐沒死纏爛打﹐何等氣概﹗真乃姊妹們的好榜樣。
再看【上邪】﹐乃是一女子要與愛人永永遠遠(『長命無絕衰』)地愛下去﹐無論何事都不能使她與愛人分開﹐除非以下的條件全部實現﹕高山被夷為平地(核爆﹑隕石撞地球)﹐河水乾枯(這不難﹐只要給幾百年時間﹐很多河流都會改道)﹐冬天行雷(中國北方夏天才會打雷)﹐夏天下雨夾雪(雨夾雪通常只在冬天發生)﹐天與地合拼(核爆﹑隕石撞地球)。可以說﹐此女子對愛人的盟誓是地老天荒的﹐每次讀詩至此﹐都會想到小龍女與楊過﹐心窩會暖好一陣子。
但如此兩詩是在說同一女子﹐而且事態發展是先被拋棄﹐後再決定不離開愛人﹐那就有點可怕了﹗試想想﹐一個在知道你變心時能立即燒掉信物並提出分手的“硬淨”女子﹐忽轉頭向你單方面宣佈﹕『乃敢與君絕﹗』(今譯﹕”Break up with me? You wish!” 或“你咪駛旨意撇我﹗”) 你會否感到絲絲涼意直透背脊﹖為了『與君相知…無絕衰』﹐她會採取甚麼手段﹖嘿嘿﹐二千年前的女人可真夠厲害啊…
Rain 被譽為南韓秘密培養的 WMD - 大殺傷力武器。目標為全球五份一人口﹐精確殺傷對象為所有已懂事(七歲以上)又不盲的東方(分佈全球的中﹑日﹑韓裔)女性。
Rain 的必殺技為他的舞﹐我好不容易弄來他那 "Rainy Day" 演唱會的DVD看﹐嘿嘿﹐名不虛傳啊﹗忽想起昨晚看的崑曲【長生殿】﹐前者是最潮的 hiphop 舞姿﹐後者是最傳統的戲曲藝術﹐如此天南地北的兩種舞台表演﹐卻同樣講究以精準的肢體語言把你折服。不過細究起來還是有所分別的。Rain 舞是越年青越好看﹐崑曲身段則是年資越長越動人。
看 Rain 的演唱會DVD前我已看了郭富城的 '04演唱會﹐自然作出比較﹐結論是郭富城不如 Rain﹐跟技巧無關﹐是年齡比下去了。Rain 跟郭富城那種舞蹈﹐是一種激情的迸發﹐對節拍的原生反應﹐這樣的舞帶著一種原始的﹑不假思索不經計算的力量﹐它的感染力﹐正正來自舞者的未歷世情﹐及予人有無限放射能量的遐想。郭富城在台上﹐讓人看出他跌倒再爬起的努力和狠勁﹐人們感受到的是一股源自對抗的複雜激情。但是 Rain 給予人的﹐是如嬰兒般純粹﹐對世界的熱情擁抱。這樣一種簡單的感情﹐正是舞蹈裏最強的力量。
至於崑曲的身段則是一項人造的肢體藝術﹐一個人無論在甚麼狀態下都不會擺出崑曲裏的諸般身段。那是一種誇張強化的藝術﹐是不自然的﹐而崑曲表演的難度就在於把不自然的形態顯得再自然不過。
這些身段經過好多代的改良﹐去蕪存菁﹐千錘百煉。演者要顯出功架﹐須長時間浸淫其中﹐以致舉手投足如出天然﹐因此崑曲演者總是老而彌純﹐除了因年紀大致某些筋骨不能負擔一些柔軟身段外(當然也有人說練武之人至九十高齡肌肉仍是不會鬆弛的﹐卻不知崑曲演者是否也如此)﹐前輩高手的身段總比初學者好看。
我最近連接看了兩齣全本崑曲﹐【青春版牡丹亭】與【長生殿】﹐前者標榜青春﹐主要演員為廿多歲的年青少艾﹐後者則由四十至六十歲的科班出身擔大旗。看牡丹亭之前我未看過以女角為主導的崑曲﹐初見廿多歲的杜麗娘﹐覺得身段真是好看極了﹐那種柔弱無骨的婉媚形態﹐唯年少能做到。誰知看了長生殿裏那個四十多歲的楊貴妃﹐才覺出廿多歲杜麗娘的問題來﹔就是身段雖好﹐斧鑿痕跡太重﹐失了天然風姿﹐轉身拋袖伏桌倚欄間都像在告訴你她練得多努力多辛苦。而同樣的身段﹐在貴妃身上卻是理所當然﹐一折做完了﹐我才從陶醉中醒來﹐她剛才做了那麼多身段﹐我怎地沒看過仔細﹖少不得把片子翻回﹐重頭細看。這種使觀眾重看的本事﹐就是廿多歲杜麗娘仍欠缺的火喉功力了。我沒緣看過更早一輩如張繼青的演出﹐想來必比四十多歲的貴妃更為爐火純青反撲歸真。
崑曲是一項理性和冷靜的文化活動﹐觀看它是一種靜態的享受。它的歌詞身段以至故事背後的哲思會以一種緩慢滲透的方式潛移進入你的情緒與思想﹐常常是看完後立刻忘了﹐但午夜夢醒﹐某些身段影像卻會慢慢從腦際浮出來﹐而且越來越清晰﹐思之想之﹐竟忍不住拿出影碟﹐再看一遍。
Rain 的舞蹈﹐卻是一種熱情洋溢的放射性表現﹐是絕對的陽光燦爛。觀看他﹑不﹐你不能坐著觀看﹐你必須跟他一起扭動一起放射﹑是一種全然放開懷抱的動態參與﹐是一種燃燒的經驗。完了後﹐跟觀崑曲一樣﹐立刻便忘了﹐但不同的是﹐你會睡得很好﹐因為你已把內裏的感情渣滓蒸發得一乾二淨﹐了無牽掛。
我樂於交替觀看崑曲與 Rain 演唱會﹐同時享受被冰滲透被火燃燒的快感…
最近連接看了兩齣足本崑曲﹐【長生殿】及【牡丹亭】﹐發覺武場絕少﹐文戲主導﹐而文戲中又主述男女情愛之事。其他有名的崑劇如“荊、劉、拜、殺”四大南戲﹐又或湯顯祖的“臨川四夢”(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紫釵記)﹐就算不談情說愛﹐也只是演員們對談對唱而已。就算有舞蹈場面(如長生殿裏的霓裳羽衣舞﹐該是重要的舞戲吧)﹐演出來卻很一般﹐也不覺得特別精彩。與京劇武戲盛行相比﹐崑曲真是斯文得可以。(京劇大師梅蘭芳也曾說﹕『崑曲場面,用小鑼的地方多,比較清靜。京戲場面,大抵是金鼓喧闐的。』)
常說戲曲之濫觴為平民娛樂 (mass entertainment) ﹐然看崑曲之表演及內容﹐實難想象一般百姓怎會覺得崑曲有趣。
先說表演方式。現代的平民百姓追求能帶來官能刺激的娛樂﹐因此武打﹑動作﹑歌舞﹑特技等電影的票房肯定高於劇情﹑文藝片遠甚。周星馳想進攻美國(國際)市場也須以武打特技作敲門磚﹐就算進了門檻﹐也不能輕易轉形﹐看周潤發【國王與我】之失敗可知 mass 的審美力量。幾百年前的百姓對娛樂的要求大概與我們沒甚麼分別﹐他們也尋求官能刺激﹐因此江湖賣解雜技耍戲總能混得生計。要看戲﹐總得看熱鬧。反觀崑曲文縐縐的﹐功力儘在身段﹑指尖﹑眉梢﹑嘴角等細微處﹐這些都是要距演員近或借助攝影機特寫鏡才看得到的功夫﹐想以前戲班開戲﹐在城鄉市集設臺聚眾﹐鄉農村婦路過跓足﹐離臺遠遠﹐要看也困難﹐這樣靜態的表演方式﹐怎耐得住人的步伐﹖
再說內容﹐雖然愛情是人類共有的感情﹐卻非一般村婦村夫最關懷的事。平民百姓念茲在茲的是生活﹕田裏的出產收成﹑貪官土豪的欺壓﹑祖先祭祀﹑子孫出息。雖然崑曲頗有一些日常生活的原素﹐但總是用來反應作者一些更深沉﹑關於人性﹔或更高檔次﹑關於社會制度的反思。而這些東西﹐已經離開平民百姓能理解的情度太遠了。
由此可見﹐崑曲從開始就與其他地方戲曲不同。她始終是屬於知識階層的東西﹐她的表演場地應設在廳堂裏﹐供十數或頂多數十人近距離觀賞﹐在一個沙龍的環境﹐讓水準接近的觀眾評嘆甚至創作。
近年來流行把崑曲推廣我也因此才買得到兩套DVD。推廣可以﹐千萬不要大眾化﹔像流行歌手與交響樂團合搞演出。崑曲本就是”陽春白雪”﹑是王家衛的電影﹑是拿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的作品。就讓懂得又愛她的人繼續小眾地欣賞她﹔不懂得但愛她的人附會觀賞﹔不懂得也不愛的人﹐他們選擇多的是﹐用不著變成”下里巴人”來掏他們的錢包﹗
導演:許秦豪
演員:李英愛,劉智太
(原文寫於2003)
導演許秦豪在拍「春逝」之前最為人知的電影為「八月照相館」。該片以節奏緩慢,淡中見情稱著。這齣「春逝」不單是一脈相承,且更上一層樓,緩慢處幾近無聲、濃淡間不著痕跡。
故事說年青的錄音師李尚優(劉智太飾)因工作關係認識了任職一家小電台的女DJ韓恩素(李英愛飾)。李尚優為韓恩素的廣播節目「自然之聲」與韓一同到偏遠的自然環境收音,其間二人互生情愫,回程時李在韓家留宿一宵,二人成為情侶。春去夏至,韓對李激情漸淡,雖仍有走在一起,但明顯地變得貌合神離。後來韓提出分手,李不明所以,也難以接受,因而作出種種奇怪行逕。韓雖提出分手,但對李的感情卻反覆不定。經過四季更換,李於最後一幕獨立於草原之中錄音,面露微笑,若有所悟。李終於擺脫執著痴纏,在自然中回歸瀟灑。
韓與李之間焂忽而來,驟然而去的愛情構成此片的主線,卻非其主題。「春逝」像許多王家衛的電影,要傳達的不是一個故事,乃是一種感覺,一種思想。片名「春逝」,玄機就在那「逝」字裡。而「逝」則有明暗兩層意思,明裡說的是「逝去」,暗處在說「到來」,先有「來」方有「逝」,合在一處其實是說事物來去的軌跡。這種軌跡存於大自然之中,也藏在愛情之內,許秦豪想補足的就是這種軌跡之道。
導演在愛情主線中插入很多靜態的大自然境觀,驟眼看來以為志在增加電影美感,實則導演是以大自然的軌跡映照人間愛情脈絡,從導演用大量的凝鏡把兩人與身週的自然環境溶在一起可見一班。韓林的愛情萌芽於錄取自然之聲的旅程中,風嘯竹林中韓從林外走進錄音範圍,首次對李生出興趣,愛情如風驟然而至。收取溶雪涓涓水聲時韓蹲在李身旁相助,愛情如水慢慢滲入心中。寺院裡韓睡中醒來發現天在飄雪,與李在檐下蹲了一整夜錄音。雪敲響飛檐下的鐘,鐘敲醒兩人的愛情。
韓醒來走進雪中、走進愛情裡,觀眾看得舒服,覺著愛情來臨像風起水至般自然。然而大地回春,下雪換上下雨,愛情也沒有了,觀眾立感突兀,忙不迭尋找蛛絲馬跡。韓在車上問李將來如何﹣她認為李不夠上進嗎?在播音室外,二人坐在汽水機前良久無話,韓一臉木然 ﹣她覺得李沉悶嗎?
韓提出分手後李在韓家樓下車內睡了一整夜,第二天韓候車時李追問:「到底我做錯甚麼事?」「愛情為何走得那麼快?」這些問題也是觀眾要問的。韓上了車,並沒有回答,忽然她把車叫停,然後下車迎向李。觀眾都期待著韓的答案:「你不上進」或「你太悶了」甚至是「你不夠帥」,誰知韓只道:「我們分手吧。」導演把愛情的來去與自然的循環等量齊觀,在此處玩弄了觀眾的主觀願望,為要闡明一事,就是愛情來得自然,人不問究竟;愛情去得沒理,卻為何偏要找原因?人亟亟為任何事找原因找答案,也許是無謂的。
此片以「逝」為主題,卻另外暗藏一個「永恆」的副題。兩題看似矛盾,實則彼此闡釋,可從片中另一出場不多的角色﹣奶奶身上尋出脈絡。篇幅所限,在此不贅,讀者不妨自行從片中閱讀。筆者只有一貼士:不要把「春逝」當作一篇小說來看,它,其實是一首詩。